企業新聞
河北鋼鐵企業接受減產采訪(河北鋼鐵集團新聞)
時間:2025-01-13 瀏覽次數:106
經濟危機對于中國制造業的影響
1、制造業危機對金融體系、資本市場、運輸及服務行業的發展產生了嚴重的消極影響。中國企業的“加工”屬性在危機中暴露無遺,一旦進口國需求降低,危機迅即爆發。 必須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,增加內需,拓展內銷,改變企業老板的思想,實現企業管理的社會化。
2、同樣,制造業危機對金融體系和資本市場,也對運輸及服務行業的發展,均產生嚴重的消極影響。首先談金融、資本和企業的關系。任何一家企業都必須要有足夠強勁的現金流,一家成熟的企業并非離了銀行就必然死亡。
3、經濟危機往往導致國際市場需求下降,這對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構成了挑戰。中國的出口產品在全球市場上占有重要地位,特別是在制造業領域。當全球經濟不景氣時,消費者購買力下降,進口需求減少,這直接影響到了中國的出口。
4、第四,對于制造業來說,它的發展預期受影響更多的是技術和創新,或者說是中國的產業結構升級問題,而不是經濟危機的影響。中國的制造業一直是依靠廉價的勞動力,缺乏自己的核心技術,如果要完成新一輪的結構調整,就需要核心技術、人才等的調整,這個過程會很長、很長、很長,結果不一定是成功的。
5、由于中國制造業在整條產業鏈中間只有加工制造環節這個1,所以資源利用率很低,創造的價值也非常低,因此難以承受外界的沖擊。中國并不缺乏做“6”的企業,但是由于計劃經濟體制的遺留影響,物流企業做自己的物流,采購企業搞自己的采購,批發的干批發,零售的干零售。
6、國內消費不足。美國的危機導致他們需求減少,影響中國制造業的發展,但可以推動我國企業轉型,同時對勞動者素質要求提高,對中國發展是一個考驗,但是也是推動我國經濟向更好方面發展的一個機會。對于美國發展,前美聯儲主席說的我感覺很好,過度的預支未來,你會失去現在,這不危機來了。